旅游资源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,主要围绕旅游资源的形成、分类、评价、开发及保护等方面展开研究。本文将详细阐述旅游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,包括其基本概念、研究方法、资源分类、评价标准、开发策略及保护措施等。
旅游资源学的基本概念
1. 定义与分类: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,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、社会和人文现象的统称。按属性划分,包括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和社会文化类旅游资源等。
2. 研究范畴:涵盖国内外各类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、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,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。
旅游资源的研究方法
1. 实地调查法:通过实地考察、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,了解旅游资源的现状和特点。
2. 文献分析法: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资料,了解旅游资源的演变过程和历史背景。
3. 定量分析法:运用统计学、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,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。
旅游资源的分类
1. 自然景观类:包括山川河流、湖泊海洋、动植物群落等自然风光。
2. 社会文化类:包括民俗风情、历史文化遗址、博物馆等文化景观。
3. 综合类:如主题公园、休闲度假区等融合了自然景观和社会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。
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
1. 资源质量:包括资源的自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等。
2. 资源可进入性:指资源所在地交通状况和游客可到达的难易程度。
3. 资源开发潜力:包括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、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。
4. 环境承载力:指资源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对游客接待的承载能力。
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
1. 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,科学规划开发方案。
2.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,提高景区服务质量。
3. 重视区域合作与文化融合,拓宽市场范围。
4.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可进入性。
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
1. 制定严格的资源保护法规和政策,规范旅游开发行为。
2.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,保护生态环境。
3. 提高游客环保意识,引导游客文明旅游。
4. 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,提高保护和开发水平。
旅游资源学研究涵盖了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、研究方法、分类、评价标准、开发策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,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在未来的研究中,我们应继续关注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,以实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。